top of page

    西蒙娜·德·波伏娃曾郑重其事地宣言,“人不是生而为女人,是被造就的。在这个过程,有些女人把自己打扮成花束和鸟笼,有些女人成为博物馆,还有些女人变成难解的符号。”本次展览聚焦Karin Janssen(卡琳·亚森)、Nissa Kauppila(高霓纱)、李媛( Lena Li) 、周智欣(Jordin Chau)四位女性艺术家,她们从成长期便习惯性地以艺术为战袍,如实所见尽力挥毫,探寻形体与自然贴合又矛盾之处。

 

 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     

 

     Karin Janssen(卡琳·亚森)的创作具有强烈的视觉符号,让人一见便难以忽视——她擅长运用饱和度极高的色彩,具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。其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神话传说,如《圣经》中记载的“利维坦”(Leviathan)。传说,上帝在创世第六天创造了一雌一雄的两头怪兽,雌性是盘踞大海的利维坦,而雄性则是威震沙漠的贝希摩斯(Behemoth)。

 

     艺术家大尺幅新作中的形象便由此而来,细看画作被划分成两部分,黄色的圆形胚胎代表生命初期,随时间的推移慢慢进化。被藤蔓缠身的人鱼在历经艰辛后挣脱,孕育出枝繁叶茂的新生命。悄然爬行的微小生物,隐喻着希望的号角已被吹响。不难发现,Karin Janssen善用复杂的笔触描绘出史诗般的场景,她善用复杂的笔触描绘出史诗般的场景,如凤凰涅槃再现,诉说着人性的挣扎与顽强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   初看Nissa Kauppila(高霓纱)的作品,很容易以为她受过中国专业传统水墨训练。Nissa生长在美国佛蒙特州(Vermont),别名“绿岭之州”(Green Mountain State),自小便沉浸于大自然的美好风光。她善于冥想式创作,一片花瓣复杂的纹理、一双蝴蝶轻展的薄翼都使其感叹万物起源与生长的玄妙。当越来越多人惊艳于一位西方艺术家对东方水墨的精湛运用时,她笑言,“也许我前世是中国的画师。”好像冥冥之中的指引,Nissa决定搬到中国,前往佛山向中国传统水墨大师求学精湛技艺。

 

     Nissa在自我摸索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,看似随意却暗藏玄机。她善用两大视觉陷阱。一是巧妙的晕染——一枝暗香浮动的百合,不知何时采摘抖落了它的露珠,色泽模糊的光影突显了画面的流动性;一只傲然屹立的孔雀,不知为何掉落了一身的羽毛,冲出桎梏一飞冲天。底部层层晕染引发着观者的想象空间,是洗净的污点?挣脱的束缚?还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空通道?二是她似乎在逃避给所绘之物“点睛”,雄鹰展翅翱翔天空,却面无表情;两只金鱼相对而行,却并无惺惺相惜之感。艺术家暗示着敲响警钟:人们总是认为自然的赠予理所当然,并不习惯去“看见”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   观看李媛(Lena Li)不同时期的作品,很难相信出于一人之手——艺术日记中简洁的线条、流浪旅居大理时抽象的色块、搬至上海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浓墨重彩……艺术家、诗人、模特、艺术总监等多重身份交织,给予了她独特且丰富的人生经历。如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爱德华·蒙克一般,其力量来自于对内心世界的不加掩饰的忠实表达。艺术家努力发掘当下每个闪光之处,都市人离不开的孤独、压抑、情爱等主题在她的画笔下游刃有余。

 

本次展出的作品便是艺术家搬至上海后的新作。她对自然亲近,就画下道路上随处可见的梧桐——画布上肆意生长的树枝交错,一只只狭长的眼睛闪烁其中,暗示当与生活对望,也就不可避免地被他人审视,传递出人们身在大都市中无处可逃的渺小之感。也许从艺术家本人写下的诗句便能窥之一二:”我在春天出生,却带着夏的热烈,秋的伤感,和冬的冷傲……我就是一座孤岛。” 而观者仍可以轻易找到她画面中暗藏的希望,枝桠中的日光就是最好的见证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   周智欣(Jordin Chau) 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,从其作品踏实的功底便知晓,她从未放弃艺术之路。在决心专职成为艺术家之后,她开始不厌其烦地描绘一个个水果的内核。当一个水果被一切两半,新鲜的果香飘荡在空气中,也开始了它生命的倒计时。细看艺术家画笔之下的柚子、木瓜、哈密瓜,同色调的细微变化组成了具有韵律感的构图,让人不禁联想乔治亚·欧姬芙变化万千的花朵。

 

乔治亚·欧姬芙曾对暗示她所画之物不雅的人直言:“你看我所画之物,把你的想法强加于上,并自以为这是我所表达,实际上并不是我的本来之意。”这也是周智欣创作的精髓所在,她的创作并不在停笔的那一瞬间完结,而是无限的进行时,观者的解读都将收入她的观察。而不令人轻易觉察的是,当观者的反应引发出不同层面的讨论,他们自身的特质便已被曝光。画布上模糊的边界扩展了艺术的外延,从中衍生出无限的可能性。

 

这四位女性艺术家的共通之处,无一不是擅长以古老的绘画方式表现当代之情感。她们像与生活平等对视的旁观者,用细腻的笔触解剖内心澎湃的力量,这似乎印证着米兰·昆德拉的经典之句——”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充分运用她的身体去生活,身体就变得像是她的敌人。”

 

她们对于自然的探寻亦无法终止,而辩证之处在于——自然永远不会泄露自己的秘密,因为它没有秘密;人类虚构了一些问题,艺术在这时便变成一个炮制答案的有力武器。她们的探寻形成了一个循环反复的结,如同朝生暮死的蜉蝣,留下一刹那绚烂的火花足矣。但不容忽视的是, 这不仅是一种记录、一纸宣言,更是一部传达当代女性艺术家全新自我探索的启示录,观者也有幸成为了其中见证,共同等待被历史封存。

​王艺迪

 

 正见

bottom of page